不照搬古人,不相似今人,潘高鹏山水独树一帜
蹊山鸣泉图 潘高鹏作
潘高鹏的《蹊山鸣泉图》(上图)以线条之密集,墨色之厚重,构成之新颖,气势之磅礴,所描绘的崇山峻岭充满了整个画面,又以或勾勒或留白的奔腾山泉,时隐时现,跌宕起伏,贯穿于群山之中。一线鸣泉,激活群峰,使得整幅作品在视觉上,整体大气,对比鲜明,意蕴深远。这是潘高鹏善于捕捉与发现大自然美的元素,经过删繁就简,去伪存真,全局构思,诗意酝酿,终以其独特意象展现在观众面前。
潘高鹏绘画艺术所具有的鲜活生命力,植根于其个性化的创作模式。欣赏一个画家的绘画作品,须对其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潘高鹏是一位感觉敏锐,特立独行,从事新闻事业的画家。他能将乘坐飞机巡天鸟瞰的视觉感受,移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潘氏山水画视角与格局。
(相关资料图)
中国传统山水画透视法则有三,即“平远法”“高远法”“深远法”,古代的“三远法”是符合古人观察自然的实际产物。潘高鹏把其在万米高空的视角感受,成功运用于自己的绘画创造中,他将此称作“俯远法”(下图)。“俯远法”是潘高鹏对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的拓展。
“俯远法”是潘高鹏对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的拓展。
传统的中国画都有“程式化”倾向。“程式化”方便于后学者,但搞得不好,也会带来“公式化”的问题。中国画存在“似曾相识,千人一面”的现象,这与“程式化”脱不开干系。而潘高鹏作品与旧时的“程式化”拉开了距离。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。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程式,是从某家一树一石的具体描绘方式开始的,而潘高鹏却是始终注重对画面整体的把握,关注其画面点、线、面、黑、白、灰的构成,而不是拘泥于一树一石的描绘,这与从万米高空俯瞰大地时的眼中所见相吻合。潘高鹏作品的形式多样,又与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有关。所以在其笔下,有浓墨式、有淡墨样,有简约式、有繁密样, 有暖色调、有冷色调、水墨淡彩、浓墨重彩,变化莫测,多元统一。形成了其中国画创作的丰富形式美感。
潘高鹏的绘画虽然摒弃了传统的“程式化”,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。其实潘高鹏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背离“中国画六法”传统,还由于其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,被艺术评论界誉之为“当代范宽”。
潘高鹏在当今中国画转型问题上,牢牢抓住了中国和西方绘画各自的一些特色,并将其融为一炉,自成一体。
潘高鹏书法
潘高鹏书法
中国画是线的艺术,根植于书法。潘高鹏的书法功力扎实,故其勾线写意,均力透纸背,意趣横生。西方现代绘画强调视觉的形式美感,并总结出一套形式美法则。潘高鹏运用中国书法线条,写意其在大自然中发现的形式美感,山水构成务求方,墨色布局必均衡。“物我同化”,“心物合一”。
禅宗认为“当下即天堂”,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,我们只能活在“当下”。“当下”,即此时、此地、此情、此思。世事无常,“当下不同”。潘高鹏即时抓住每一个“当下”之感受,挥毫泼墨,写意心象,故其画作一定是“日日新,日又新”,又怎么会相似雷同?这是“独立人格,自由思想”在其山水画艺术创作上的充分体现!
江苏新金陵画派之后,从者众多,群雄逐鹿,像潘高鹏这样既不照搬古人,也不相似今人,融合中西,独树一帜的新山水画,已成为江苏山水画界一座新的高峰。(孙元亮)
潘高鹏作品
潘高鹏作品
潘高鹏作品
潘高鹏作品
刘海粟书赠潘高鹏
陈大羽书赠潘高鹏
潘高鹏近影
标签: